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中風不容忽視 控制「三高」為先

05 Aug 2017

醫健寶庫系列

李家豪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三年級生 
陳潁琳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講師 

中風是指因腦部缺血而造成的腦細胞死亡。腦部的血液供給因某些原因而減少或阻斷,令腦細胞突然缺氧,數分鐘的缺氧已足以令腦細胞失去功能,進而令該部分腦細胞所控制的身體功能受障礙。可導致中風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家族病歷、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吸煙及中央肥胖等。中風一般可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腦中風及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中風是腦血管栓塞所引致,較為常見,逾七成的中風個案皆屬此類,一般與俗稱「三高」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或患有心房顫動有關;出血性中風是指腦內血管爆裂出血,血塊導致血管受阻塞,多與長期的高血壓有關。

藥物治療預防中風

如果中風未能及時診治,可以引致極其嚴重的後果,甚至導致死亡。要有效地預防中風,可透過藥物治療控制血脂、血糖及血壓。根據國際指引,他汀類藥物屬於一線藥物,能有效控制高血脂;血壓控制方面,常見的降血壓藥包括鈣通道阻滯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s)等。它們功效顯著,但亦各有其副作用,醫生會根據病人各自的因素而為其處方不同的藥物。

<刊載於《東方日報》,2017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