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預防哮喘病發及控制病情

2024年08月12日

郭宏駿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當哮喘患者接觸到致敏原,或因身體其他問題(如受感染等),導致氣管發炎、平滑肌收縮或增生,以致氣管收窄或阻塞,就會出現氣喘、胸悶及咳嗽等症狀。轉季、患上呼吸道感染,或接觸到致敏原(如花粉、塵蟎和動物毛髮)等,都會誘發哮喘。

哮喘可分為二型和非二型兩大類。兒童時期已出現的哮喘一般與遺傳或致敏原相關,屬於前者。成年後患上的哮喘可以是因職業接觸空氣污染物、或女性在中年後出現的肥胖性哮喘引起。若懷疑患上哮喘,應立即求醫,醫生會詢問家族病史、透過肺功能檢查,檢查氣管是否出現收窄,而使用氣管舒張劑後情況能否改善,並以抽血或吹氣測試,確認哮喘診斷並找出哮喘的類型,判斷患者是因接觸致敏原後,身體產生過量免疫球蛋白 E(IgE)而引發過敏反應,還是過多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而出現炎症;又或是其他類型哮喘。

治療哮喘一般以即時紓緩及長效抑制氣管發炎為主,目前市面上亦有嶄新的生物製劑,為較嚴重的哮喘患者提供治療選擇。當中有專門針對IgE或嗜酸性粒細胞所導致的嚴重哮喘,亦有個別生物製劑在臨床數據顯示對非二型哮喘同樣有效,比起傳統長期類固醇治療的副作用較低。透過每數週注射一次生物製劑,可有效減低發炎狀況及控制病情。

患者或會因懼怕發病而放棄運動,但適量運動對身心都有益處。運動前可先使用氣管舒張劑,做足熱身,若開始運動就出現哮喘,必須立即停止,休息45分鐘後再繼續,切勿勉强。飲食方面,患者須留意是否對特定食物,如含水楊酸鹽的食物,包括葡萄乾、薑黃等敏感,而酒精飲品中的亞硝酸鹽,也可能引致哮喘。

其實只要小心調節飲食,遠離致敏原,與醫生商討合適的治療方法,哮喘患者也可以和其他人一樣,享受健康和有質素的生活。
 
<刊載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