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膽管癌知多少

2024年07月08日

任蕙蘋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病理學系教授

 
膽管癌是起源於膽管上皮的惡性腫瘤,佔所有消化道腫瘤的3%。因其發病隱匿、早期臨床症狀不明顯,患者確診時病程多屬中晚期,整體預後較差,即使接受正規醫學治療,五年存活率仍低於5%。膽管癌可根據病灶的不同位置,分為肝內膽管癌和肝外膽管癌;而肝外膽管癌則可進一步細分為肝門部膽管癌和膽總管中下段膽管癌兩種。據推算,本港每四萬人當中有一名膽管癌患者,屬罕見惡性腫瘤,但其惡性程度之高及預後之差,也逐漸為大眾和醫學界所關注。

膽管癌的成因尚不明確,可能與膽道結石、膽道先天畸形、寄生蟲、慢性炎症、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等有關,其他致病因素包括乙型和丙型肝炎,及在飲食中攝取過量亞硝胺等。膽管癌病人早期常無特殊臨床症狀,因而容易被忽略。當病情惡化至中晚期,已錯過最佳的手術根治性治療時機。到目前為止,手術切除仍是膽管癌的首選治療方案。對不能以手術切除或伴有轉移的晚期膽管癌,嶄新治療方案如輔助化療及標靶治療等,有助把腫瘤降期,使之有機會運用手術切除。

礙於膽管癌的腫瘤標記物並無特異性,影像學檢查是診斷膽管癌的最重要依據,當中以超聲波為首選。然而膽管位置較深,以及早期腫瘤未必引起明顯膽道擴張等因素,有機會導致漏診。近期有研究顯示,外泌體是眾多細胞分泌的小細胞外囊泡,依靠對蛋白質、核醣核酸、膽固醇等生物活性物質的特異性攜載,廣泛參與免疫應答、腫瘤轉移等病理生理進程。由於膽管癌所分泌的外泌體率先進入膽汁,因此,在膽汁外泌體中探索膽管癌,並以此為診斷方法;以及早期預警的生物學標記物,皆甚具優勢及研究價值,有望為膽管癌患者開發更有效診斷及治療方案。
 
<刊載於《am730》,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