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吸入式或鼻腔噴霧疫苗——未來十年新趨勢

2024年06月15日

郭健恒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

 
經過新冠疫情的洗禮,普遍市民都深明疫苗對阻止病毒蔓延及拯救生命的重要性。病毒不斷演變,尤其呼吸道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同時,大眾或已對注射疫苗感到厭倦,畢竟肌肉注射有一定入侵性,並會導致些許疼痛。科學界一直致力追求卓越,以改善人類生活;那麼如何創造出更安全、低入侵性、且不需針頭的疫苗呢?

學系團隊在研究呼吸系統病毒的過程中,瞭解到直接刺激鼻腔免疫是使疫苗有效的關鍵,因此鼻腔黏膜和吸入式疫苗絕對是對抗呼吸系統病毒的最佳辦法:既安全、非侵入性,又極其有效。

然而,要刺激鼻腔或肺部免疫困難重重,其中尤以鼻腔黏液的存在為甚。黏液是人體先天免疫系統一部分,能阻隔外來物質,但亦將多種現有的疫苗技術排走。為跨越此障礙,學系團隊運用先進的分子生物工具,首先將病毒結構蛋白從病毒基因移走,再植入強力的病毒干擾素,純化出一種模仿真實病毒,但不會致病的高效鼻腔減弱病毒粒子。這技術不但克服黏液阻隔,更可帶來針對性的保護。

此外,團隊亦開發了另一種新穎技術,利用RNA和蛋白病源,合成核糖核蛋白納米複合物,直接穿過黏液膜並誘發鼻腔黏膜或肺部免疫。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種疫苗不只針對一種病毒,而能夠應用於不同種類病毒的疫苗技術平台。換言之,每一種病毒都可運用這兩種技術製造疫苗。

至於接種方法,除了鼻腔噴霧,上述兩種技術皆可製成乾粉噴劑,直接從鼻腔吸入肺部,而不會引起過敏反應。

透過運用知識和嶄新技術,科學界在研發既安全又低入侵性的疫苗方面,又再邁進一大步。希望在不久將來,隨著鼻腔黏膜和吸入式疫苗發展越趨成熟,所有呼吸道病毒皆可有效受到控制
 
<刊載於《東方日報》,2024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