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伊波拉病毒

09 Mar 2015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傳染病系列之五

杜啟泓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伊波拉病毒於1976年在非洲薩伊(即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被首次發現;在2014年之前大部分爆發個案均是在中非國家發現,而2014年則在西非的畿內亞、利比利亞及塞拉利昂等地出現大規模爆發。以前的病毒爆發多於鄉村地區發生,但2014年的爆發則是由鄉村擴散至城市。由於城市的居住人口較稠密,病毒更易傳播,故此疫情比以前的任何一次爆發更為嚴重。

伊波拉病毒的感染途徑是透過患者的分泌物傳播,包括血液、口水、小便及其他的身體分泌物,但不會經空氣傳播。主要病徵包括發燒、身體發抖、肌肉疼痛、頭痛、嘔吐、咳嗽和喉嚨痛,嚴重者可出現出血(如腸出血或咳血等)症狀,甚至會出現多種器官衰竭。死亡個案多發生於病發後一至兩星期。

目前為止醫學界仍沒有治療伊波拉病毒的針對性藥物,醫生主要會為患者進行支援性治療,如患者缺水便為其補充水份及電解質。另外,目前有三種治療方法仍在實驗性階段:第一種是血清治療,即是為患者注射其他倖存者的血清,因這血清含有可中和病毒的抗體;第二種是注射從實驗室研製出來的抗體;而第三種則是服用試驗性的藥物。以上的方法雖在美國及歐洲均有成功個案,但暫時仍沒有足夠的臨床研究證實這些療法的功效。

<刊載於《am730》,2015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