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外遊備藥 了解限制防觸犯當地法例

13 Jul 2019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10周年系列之四

王潔婷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藥理及藥劑學系講師

到外地旅遊,安排交通住宿和保險之餘,為保障健康做準備亦非常重要。即使行程只有數天,亦應盡早了解當地的健康風險因素(如流行傳染病、高山症等)。由於疫苗不是馬上起效,有時候需要預早開始接種,加上香港的旅遊健康會診服務有限、而且預防藥物亦未必有即時供應,因此建議出發前至少四至六星期接受旅遊風險評估。

外遊時最好帶備個人常用的平安藥,以免因為言語不通、又或是當地實施與香港不同的藥物種類與銷售管制,結果買了不適合藥物,影響用藥安全。一般而言,絕大部分針對腸胃不適和傷風感冒症狀的「平安藥」在香港都能輕易自行準備,毋須醫生處方,可由藥劑師配發或自行購買。

針對腸胃的「平安藥」應包括中和胃酸、止腸痛、止瀉藥和電解質補充劑,而止暈浪藥則可按需要準備。至於傷風感冒症狀,可帶備止痛退燒藥、抗敏感收鼻水和化痰藥。在購買傷風感冒藥時,須額外留意藥物所含成分(如部分止咳和通鼻塞藥的成分),是否會受個別國家管制或禁止入境。建議先了解當地海關要求,並向藥劑師查詢。

若需長期服藥,外遊時最好帶備額外數量的藥物,以防行程延誤時缺藥。不同國家對入境人士攜帶自用藥物的種類和數量均有不同限制和文件要求,離港前務必預留充分時間做準備,為免違反目的地(包括轉機中途站)的海關條例而蒙受懲罰及損失。

<刊載於《東方日報》,2019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