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心房顫動

11 Jul 2016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認識心臟病系列之六

蕭頌華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內科學系臨床教授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指心房(心臟中一個相對較小的部分)有類似發抖的不規則跳動。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每一百個成人中有一至兩個房顫患者。在香港,估計有大約5,500萬至7萬個房顫患者。房顫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臟老化、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臟衰竭等心臟疾病。雖然房顫很常見,但它的危險卻不容忽視。

房顫患者比起沒有房顫的人患上中風的風險高達五倍,大約20至25%以上的中風與房顫有關。根據香港大學最近的研究顯示,華人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遠高於西方人。一般來說,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可以從年齡、性別、是否患有其他心臟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衰竭等)及以往的中風記錄估算出來,例如一位75歲患上高血壓和房顫的女患者,她每年的中風風險估計為5.8%。

為幫助房顫患者更了解其中風的風險,香港大學心臟科與軟體開發公司Heartisans合作推出一個名為HKU AF CAL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協助房顫患者計算自己的中風風險。患者只需要輸入自己的年齡、性別和已知的慢性疾病病情,應用程式便可計算出患者每年的中風風險。假若每年的中風風險高於百分之一,房顫患者可選擇在家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如抗凝血劑預防由房顫引起的中風。

<刊載於《am730》,2016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