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預防子宮頸癌

22 Mar 2014

醫健寶庫系列

陳嘉倫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婦產科學系臨床副教授

子宮頸癌是全球三大常見癌症之一,根據2011年的資料顯示,全港患上子宮頸癌有391人,在眾多女性癌症中排列第九位,而死亡人數則有151人,女性死亡率排列第八,然而只要及早預防,便能減低患癌的機會。

子宮頸癌是由高危的人類乳突病毒引起,這是種常見的病毒,女士大多數通過性接觸而感染。一般靠着身體抵抗力,便能清除病毒,可是一旦身體抵抗力較差,令病毒持續感染的時候,便有機會導致。感染病毒後,即使出現癌前病變,身體不會出現特別病徵,月經亦不會有異常,因此未必能在早期發覺。假如未有及早治療,便會變為癌症。一般來說由感染至發病,過程超過10年以上。

近期,醫學界研發出一種預防疫苗,注射後能有效預防子宮頸癌。市面上提供的疫苗針對高危的人類乳突病毒HPV16, 18,女士在未有性行為前接種,能減低7成患上子宮頸癌的機會。不過,即使曾經有性行為,由於未能確定體內有否感染病毒,因此醫生亦會建議注射,作為一種保障。另外,25歲以上有性行為的女士亦應該定期作柏氏抹片檢查。這個檢查能觀察有否出現癌前病變,如有懷疑,醫生會再進行陰道鏡檢查,抽取組織進一步化驗。假如不幸發現患癌,亦能盡早醫治,增加存活機會。

<刊載於《東方日報》, 2014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