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腎小球腎炎

27 Mar 2017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腎科系列之三
 
鄧智偉教授
余氏基金教授(腎科)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內科學系講座教授
 
醫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期腎衰竭新增患者中有22%因腎炎而致。腎炎是指腎小球受損,主要可以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大類,這星期的專欄會先談談原發性腎炎。
 
原發性腎炎包括香港常見的IgA腎炎。它是因IgA免疫球蛋白出現問題而引發的腎病,病徵有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高血壓及腎功能衰退,家族遺傳會增加患IgA腎炎風險,患者大多在年輕時發病,約二十至三十年後,到壯年時有機會發展成慢性甚至末期腎衰竭。至於常發生在兒童身上的腎病是微小病變,患者呈現腎病綜合症的病徵,即嚴重水腫及出現大量蛋白尿。
 
原發性腎炎的診斷方法為腎臟活組織檢查,以確定腎炎的類型,對症下藥。治療方法一般包括降蛋白尿藥物ACEI或ARB,嚴重的往往要採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以控制蛋白尿及發炎症狀。但是相當患者仍然會漸漸進入慢性腎病階段甚至末期腎衰竭,因而需要接受透析治療,或進行腎臟移植;相反,大部份的微小病變都可以透過類固醇藥物根治。
 
<刊載於《am730》,2017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