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老年皮膚病

08 Nov 2014

醫健寶庫系列

陳俊彥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皮膚痕癢是長者中常見的病徵,原因可分為乾燥性皮膚炎、藥物敏感、接觸性皮膚炎、疥瘡及類天皰瘡。

乾燥性皮膚炎的患者因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表面缺乏油脂,出現乾燥、濕疹的病徵,通常下肢較為嚴重。有長者因對服用的藥物敏感,身體軀幹出現紅斑或丘疹。接觸性皮膚炎多因為不當使用鎮痛膠布或藥膏而引起,接觸到藥物的皮膚會發紅及痕癢。居於護老院舍或曾入住醫院的長者較易感染由蟎蟲所引起的疥瘡,患者皮膚表面會出現丘疹或結節。疥瘡傳染性高,多在長者之間互相傳染。類天皰瘡因身體免疫系統失調而出現,患者手腳痕癢,早期會出現類似風癩的紅疹,持續一段時間後會出現水泡。類天皰瘡可危及生命,長者及家人需多加提防。

治療乾燥性皮膚炎,建議多用含凡士林成分的護膚膏,天氣乾燥時每天可用四次以上。長者不宜用過熱的水沐浴,用溫水沐浴後應用護膚膏。遇上因藥物敏感而引起的皮膚病,應停用有關藥物。長者需注意不應胡亂用藥,避免患上接觸性皮膚炎。疥瘡患者的衣服需用熱水洗淨後用袋封存一週,有助殺死蟎蟲。如患上接觸性皮膚炎、藥物敏感、疥瘡或類天皰瘡,應盡快求診,請醫生找出致敏物質,醫生可處方類固醇作治療。

<刊載於《東方日報》,2014年11月8日>